今年底,成都或有50名校长前往已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江苏等省挂职训练。在那里,他们将接触到一个新名词———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从北京、天津、安徽、浙江、江苏等课改省市的经验来看,这个新生事物将全方位取代现行的高中会考规范。更要紧的是,它在这类省市的高考考试录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这一共
同经验非常或许会在2013年四川新课改高考考试改革时被借鉴。目前的问题是,它在四川高考考试中会占多大“地盘”呢?
关键字1
“会考”变高考考试门槛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四川现行的会考有相同之处——都是统考,都作为高初中生的毕业依据。两者又有不同的地方。譬如,会考成绩体现为分数,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则多以等级形式来体现。其中,等级的划分标准各省又有差异:广东按分数来确定等级,85~100分为a,70~84分为b……江苏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分为选修和必学,其中,必学科目成绩只有abcd四等级,选修科目则依据考生成绩按比率折算,成绩在前5%为a+,将来依次为a、b+、b、c和d等级。
在广东,三门指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要达到c等以上才有资格考试报名重点院校。安徽规定,应届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的普通院校录取。而学业水平测试在江苏高考考试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这也使得当年江苏高考考试录取时波折横生。
江苏:状元落榜北大 只因一个b+
2008年夏,文科状元落榜北大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南京街头巷尾。
王晗,语文136分,数学143分,英语105分,附加分38分,历史a+,政治b+,按前三门总分计算,他是2008年南京的文科状元。但王晗去不了北大,南京大学也不收他,他甚至进不了四川大学的校门……
所有都由于那个b+。
2008年,江苏新课改高考考试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共有政、史、地、物、化、生、技术7科,考生在历史和物理中只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作为选修测试科目,其余5门为必学测试科目。
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至关要紧。考生若想填报本科,两门选测科目都需达到b级及以上。在此基础之上,各高校再依据自己状况,对考生提出选测科目的等级需要。
北大需要两个a+;清华大学需要一个a+,一个a;南京大学需要两个a;四川大学需要两个a……“我所了解的有知名度的重本院校,几乎都是需要两个a或以上。”南京大学一位招生员工表示。
北大2a+的需要卡住了状元王晗,2b的需要则卡住了64%的江苏考生。据统计,江苏2008年参加高考考试人数为50.8万人,具备2b资格考生只有183594人,占总人数的36%。在那些没资格考试报名本科院校的64%考生中,不乏分数上了本科线者。他们也得了个别号———“高分低等生”。
“习惯了按分数来录取的高考考试模式,不少学生和父母感觉完全没办法同意如此的事实。”南京金陵中学一位副校长说。依据媒体报道,不少“高分低等生”和他们的父母指责江苏是在“劫富济贫”,将他们的念书机会让给那些不偏科的中等分数学生。
江苏不能不在2008年高考考试录取时进行临时调整。2b的需要被减少了。江苏教育厅负责人后来在一次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实质操作时,本二征求平行志愿的部分院校等级需要降到了1b1c。
王晗最后也被南京大学录取。南京大学招生处员工表示,他们并非重视王晗状元的身份。“大家并不觉得他是状元。”该员工表示,选测科目是等级来表示,王晗只不过语数外三科总分最高,如果是将选测科目等级换算成分数叠加,“可能他还没一个语数外成绩比他低,但选测科目拿了两个a+的考生分数高”。南大最后松口,“是由于高考考试必然要改革,高校作为高考考试改革的主要推进者,有帮教育部门解决矛盾的义务”。
2009年江苏高考考试策略也因此进行了微调。2b才能上本科这一限制条件最后被取消。选修科目测试等级需要虽仍由高校自主确定,但有了前车之鉴,是选择高分生还是高等级生,高校慎重了很多。清华大学采取了弹性做法。在高考考试录取中,对投档成绩特别出色者,经清华和江苏教育考试院批准,会适合放宽对选修测试科目及测试等级的需要。这也意味着,“王晗”们即使失意北大,转投清华也是有机会的。
浙江:与高考考试软挂钩 只须求及格
还有的省市,虽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了高考考试体系,却并未提出强制性需要,只不过鼓励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将它作为参考,在同分状况下鼓励优先录取a等级多的考生。教育圈内将这种方法称为与高考考试“软挂钩”。
浙江便是采取如此的模式。但软挂钩的成效可能致使“挂而不钩”。“无法看这个。”杭州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说,“社会不认!他们只认高考考试成绩!”
还有一些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学业水平测试按等级划分固然体现了新课程重素质轻分数的特征,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譬如说,它的成绩是按等级来呈现的,只须到了那个线,管你考99分还是90分,成绩都是a,这就没什么可比性。所以,即便是在同分的状况下,大家也倾向于参看学生的语、数、外单科成绩来录取,对理科生,数学分高的就先录了,文科语文好点的就先录。”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说,“不过,既然教育行政部门出了这个政策,大家还是该支持。所以大家只须求学生水平测试至少及格。”
浙江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对这样的情况也知道一些。他承认,目前,学业水平测试在浙江高考考试中有哪些用途主要还是以导向为主,“引导学生尽可能不偏科”。
四川借鉴:
“会考”门槛别设太高
“江苏把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需要提得太高了。”成都一位关注新课改的中学校长告诉记者,他对一些省市的高考考试改革需要进行了研究,其他省市同样要看测试等级,但却没遭遇江苏如此的混乱,就是其等级需要定得做合适。譬如,广东和安徽,考试报名重本或二本都仅需c等以上,如此就保证了绝大多数考生能顺利考试报名和被录取。“我比较同意借鉴广东和安徽的做法,既体现了新课改的变化,又顾及了过渡的平稳性。对四川考生来讲,由于会考没进入高考考试,他们对会考成绩并不太在乎,只须及格拿到毕业证就好了。假如一下子把等级需要提得过高,学生和学校都有点难适应。”
关键字2
“会考”得a高考考试加分
在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不止是高考考试录取的硬门槛,还是加分的秘籍。2008年,江苏高考考试规定:“对首次参加必学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优等生没差距 次等生重压大
这一规定引发不少争议。“在高考考试这种1分就可决定读本科还是专科,上重本还是一般学校的考试中,10分是何等的要紧!所以,学生每门课都拼命学,学校也会在测试前加班加点搞强化。对学生来讲,负担比课改前重多了。”南京一所中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一规定将在2010年被调整为“对首次参加必学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每1门必学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学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在划线前奖励1分,即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
江苏教育厅对此的讲解是,选测科目已参加了高考考试的录取,起到了测评有哪些用途;其次可使考生在高中二年级必学科目测试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分数,有益于缓解考生在高中三年级时的应考重压。
但并非所有些学生都感觉减轻了重压。
南京最好的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一名学生在谈到我们的4a成绩时神情淡漠:“大家学校拿4a的有好几百人呢!”对这种优等生来讲,他们与角逐对手仍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成绩稍次一等的学生来讲,重压则更为沉重。“本来拼成绩就拼不过南师大的了,加了分就更别提了。”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学生非常是焦虑,他的4门必学全是b。
四川借鉴:
警惕加分加重学生负担
四川会不会借鉴江苏,将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考试加分范围。成都的校长大都觉得要慎重。“在高考考试1分甩脱1000人的情势下,为了这几分,学校加班加点补课,学生铤而走险作弊的现象多半会抬头。”一位校长如此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