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19年上海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总结

   日期:2024-12-05     来源:www.aerpp.com    浏览:728    
文章简介: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  数据采集整理 1、学习采集数据的办法——调查法:确定调查的办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呈现数据的办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剖析。 2、学习记录数据的办法,领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  数据采集整理

1、学习采集数据的办法——调查法:确定调查的办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呈现数据的办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剖析。

2、学习记录数据的办法,领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1)投票记录数据(数目比较少);画“正”字记录数据(数据比较多)。

(2)填写数据:给出正字个数,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统计表中,(数正字)

(3)数据的剖析:

  ①共有(   ),(每个部分的数相加);

  ②(   )的最多,(   )的最少。(从统计表中察看探寻)

  ③从中选择(   )比较合适,为何?(选最多的,由于···)

  ④你喜欢(   ),这组有(   )。(结合我们的实质填写)

2、四单元  表内除法

1、平均分

1、平均分的意思: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办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如此的一份。

2、除法

1、除法算式的意思:只须是平均分的过程,就能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一般根据以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字: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办法:想“__________”,再依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4、解决问题

(读题2遍;知道题意,去掉多余信息,保留有效信息;列出算式,正确计算;带上单位,写上答;检查)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办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质问题的办法:

(1)需要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需要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4)

表内除法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2÷1

4÷2

6÷3

8÷4

10÷5

12÷6

14÷7

16÷8

18÷9

3÷1

6÷2

9÷3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4÷1

8÷2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5÷1

10÷2

15÷3

20÷4

25÷5

30÷6

35÷7

40÷8

45÷9

6÷1

12÷2

18÷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7÷1

14÷2

21÷3

28÷4

35÷5

42÷6

49÷7

56÷8

63÷9

8÷1

16÷2

24÷3

32÷4

40÷5

48÷6

56÷7

64÷8

72÷9

9÷1

18÷2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通过对折来判断图形是不是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左右,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一模一样),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沿着直的路线移动(上、下,左、右,斜着),在移动中没改变大小和方向,只不过地方发生了变化。

容易见到的平移现象有:电梯、开窗户、开抽屉等。

3、旋转:物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围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围绕某一点,方向发生了变化。

容易见到的旋转现象有:电风扇、手表、直升飞机等。

4、解决问题:折纸剪人,判断折纸中的人是什么现象,给出一半图形,判断

第五单元 混合计算

1、混合计算

(一看:有没小括号;二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做:准确计算出每一步的结果;四验:检验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

1、在没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括号的算式里,假如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解决两步计算的实质问题新课   标  第  一 网

    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列综划算式时,假如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容易见到的两步计算题型有:

(1)剩下的平均分:(A+B)÷C

(2)一共平均分:(A+B)÷C

(3)还剩多少:A-B×C

(4)连续用去后,还剩多少:A-B-C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需要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办法:

先写除号“厂”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边。

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假如没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办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  减,四比。

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样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需要必除数小。

5.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6.解决问题

(1)有余数的除法和使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理解题目关键字:最多、至少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还需要1次,所以商要进1,结果为商+1。

(2)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再借助余数是几,就是排列中的第几个。

(3)解决购物问题时,假如有余数,要用“去尾法”。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认识技数单位“千”,认识技数单位“万”,数位顺序表。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一十一十地数10个10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100是1000,一千一千地数,10个1000是10000。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容易见到题型:和5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2、数的组成: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由几个如此的计数单位组成。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如4692是由4个千、6个百,9个十,2个一组成。4692=4000+600+90+2

3、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就写0占位。

5、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假如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准确数与近似数:借助“四舍五入法”取准确数的近似数。

取整百,看十位上的数,比5小就舍去,大于或等于5就向百位进一。

取整千,看百位上的数,比5小就舍去,大于或等于5就向千位进一。

7、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新|课   |标|第   |一| 网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1、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水平单位。

2、

(1)计量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一个1角硬币约重1克。

(2)计量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2袋盐重1千克。

3、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推理时,先依据条件确定势必状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状况。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